江苏大学2025年春《初级会计实务050291》第4次过程
2025-06-20 20:09
发布时间:2025-06-20 20:09 信息来源:辽宁省粮食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
13某企业2017年10月衔接一项设备安拆劳务,劳务合同总收入为200万元,估计合同总成本为140万元,合同价款正在签定合同时已收取,采用落成百分比法确认劳务收入。2017年已确认劳务收入80万元,截至2017年12月31日,该劳务的累计落成进度为60%。2017年该企业应确认的劳务收入为()万元。
202017年5月1日,A公司采用预收款体例发卖甲商品,预收货款20万元,总价50万元。并商定于7月1日交付残剩款子并发出商品。下列说法准确的是()。
16某企业2017年度税前会计利润为2000万元,此中本年国债利钱收入120万元,税收畅纳金20万元,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%,假定不考虑其他要素,该企业2017年度所得税费用为()万元。
1。 3月2日,向己公司发卖商品批,按商品标价计较的金额为200万元。该批商品现实成本为150万元。因为是成批发卖,甲公司赐与乙公司10%的贸易扣头并开具了公用,并正在发卖合同中现金扣头前提为2/10、1/20、 n/30,甲公司已于当日发出商品,甲公司按照经验判断,乙公司极有可能正在10天至20天内付款。假定乙公司于3月15日付款,假定计较现金扣头时不考虑。
14企业劳务的起头和完成属于统一会计期间,且正在资产欠债表日供给劳务买卖的成果可以或许靠得住估量的,应采用落成百分比法确认劳务收入。()。
2某企业2021年岁首年月未分派利润的贷方余额为200万元,本年度实现的净利泪为100万元,别离按10%和5%提取亏损公积和肆意亏损公积。假定不考虑其他要素,该企业2021年年未末未分派利润的贷方余额应为()万元。
25企业让渡资产利用权,若是合同或和谈一次性收取利用费,且不供给后续办事的,该当视同发卖该资产一次性确认收入。()。
6。按照材料1-6,下列各项中,关于甲公司2022年度利润表中“所得税费用”和“净利润”的计较成果准确的是( )。
23某企业2018年5月从停业务收入为100万元、从停业务成本为80万元、办理费用为5万元、资产减值丧失为2万元、投资收益为10万元、停业外收入15万元、停业外收入10万元。假定不考虑其他要素,该企业当月的停业利润为()万元。
2。 5月5日,甲公司因为产质量量缘由对上年出售给丙公司的批商品按售价赐与10%的发卖折让,该批商品售价为300万元,税额为39万元。货款已结清。经认定,甲公司同意赐与折让并以银行存款退还折让款,同时开具红字公用。
4企业资产欠债表日供给劳务买卖成果不克不及靠得住估量,且已发生的劳务成本估计全数不克不及获得弥补的,应按已发生的劳务成本金额确认收入。()。
6甲公司采用托收承付体例发卖一批商品,开出的公用上说明售价为100万元,额为17万元,商品曾经发出,并已向银行办好托收手续,该批商品的成本为80万元,甲公司发卖该商品影响损益的金额为()万元。
1资产欠债表日,供给劳务成果不克不及靠得住估量,且曾经发生的劳务成本估计部门可以或许获得弥补的,应按可以或许获得部门弥补的劳务成本金额确认劳务收入,并结转曾经发生的劳务成本()!
(一)材料!甲公司为一般纳税人,合用的税率为13%,劳务收入税率为9%,所得税税率为25%,原材料和供给劳务均合适收入确认前提,商品、原材料售价中不含。2022 年甲公司发生如下买卖或事项?。
多的用不完的题库,支撑文字、图片搜题,包含国度大学、广东大学、超星等等多个平台题库,测验功课必备神器。
5。按照材料1-6,下列各项中,关于甲公司2022年期间费用和停业利润计较成果准确的是( )。
18某企业某月发卖商品发生贸易扣头20万元、现金扣头15万元、发卖折让25万元。该企业上述营业计入当月财政费用的金额为()万元。
3。 9月20日,发卖一批材料,公用上说明的售价为15万元,税额为1。95万元。款子已由银行收妥。
122017年6月,某企业发生以下买卖或事项:领取诉讼费用10万元,固定资产措置净丧失8万元,对外公益性捐赠收入5万元,领取税收畅纳金1万元,该企业2017年5月利润表“停业外收入”项目标本期金融为()万元。
6。 12月20日,收到国债利钱收入59万元,以银行存款领取发卖费用5。5万元,领取税收畅纳金2万元。
4。 10月5日,衔接一项设备安拆劳务,合同期为6个月,曾经预收80万元,余额正在设备安拆完成时收回。采用投入法确认收入。落成率按照已发生成本占估量总成本的比例确定。至2022年12月31日已发生的成本为50万元,估计完成劳务还将发生成本30万元。向本公司行政办理人员发放自产产物做为福利。该批产物的现实成本为8万元,市场售价为10万元。
8企业资产欠债表日供给劳务买卖成果不克不及靠得住估量,且已发生的劳务成本估计全数不克不及获得弥补的,应按已发生的劳务成本金额确认收入。 ( )。